词语 | 解释 |
---|---|
紫艾 | 紫艾紫艾,汉语词语,拼音zǐài,意思指紫艾绶。基本解释1.即紫艾绶。网络解释紫艾紫艾,汉语词语,拼音zǐài,意思指紫艾绶。 |
灼艾 | 灼艾灼艾,汉语词汇,拼音zhuóài,中医疗法之一。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基本解释1.中医疗法之一。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网络解释灼艾灼艾,汉语词汇,拼音zhuóài,中医疗法之一。燃烧艾 |
芝艾並焚 | 【解释】犹言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亦作“芝艾共焚”。《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基本解释犹言玉石俱 |
芝艾 | 芝艾芝艾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hīài,指芝草和艾草。基本解释指芝草和艾草。比喻贵贱﹑贤愚。网络解释芝艾芝艾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hīài,指芝草和艾草。 |
稚艾 | 1.少年与老年;老少。基本解释1.少年与老年;老少。 |
長艾 | 1.老年。2.指老年人。基本解释1.老年。2.指老年人。 |
艾怨 | 艾怨[àiyuàn]⒈《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言太甲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后以“艾怨”谓埋怨,悔恨。引证解释⒈言太甲 |
艾服 | 艾服解释:古代一种象征性的刑罚。即割去犯人衣服上的蔽膝部分,以示宫刑。基本解释1.《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陈澔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后因称五十而 |
梨眉艾髮 | 【解释】眉发俱白。形容年高。基本解释眉发俱白。形容年高。网络解释【解释】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
艾安 | 艾安(人物艾安)艾安,生于辽宁。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连环画专业。现为职业画家。1997年在北京、台北分别举办“沉默的城”同名个展,2011在北京举办“天空”、2013年“纸上2013 |
艾蕭 |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基本解释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
痛自創艾 | 【解释】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出处】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 |
鄧艾吃 | 邓艾吃邓艾吃,读音是dèngàichī,注音是,后即以“邓艾吃”谓人口吃。基本解释《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后即以"邓艾吃"谓人口吃。辞典解释邓艾吃dèng |
艾虎 | 艾虎(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人物)艾虎,男,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原为霸王庄馆童,后拜黑妖狐智化为师,认北侠欧阳春为义父。绰号小义士。曾告黑状栽赃出首马朝贤,捉拿刺客沈仲元。基本解释 |
艾納香 | 辞典解释艾纳香àinàxiāng植物名。菊科艾纳香属,亚灌木。全株密被黄褐色而带红晕的毛茸,搓揉则发出奇臭。叶革质,黄色头状花序,瘦果圆筒形。叶可制艾粉,再炼制为艾脑香。英语sambong(Blume |
艾人 | 艾人艾人,古代汉族端午节门饰,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区。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民间采集艾草扎成人形挂在大门或房门上,认为可辟毒气,以后历代相沿成欲俗。与纪念屈原有关。汨罗江畔的老百姓至今还流传着 |
銀艾 | 银艾银艾是汉语词汇,拼音为yínài,解释为高官。基本解释银印和绿绶。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绿绶。泛指高官。辞典解释银艾yínàiㄧㄣˊㄞˋ银印绿绶。绶用艾草染绿,故称绿绶为「艾」。《后汉书.卷 |
艾青 | ⒈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留学法国。1932年回国,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后被捕,在狱中写作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41年到延安,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华北联合大 |
艾子 | 艾子[àizǐ]⒈食茱萸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⒉方言。艾草。引证解释⒈食茱萸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⒉方言。艾草。参见“艾人”、“艾虎”。引清富察 |
艾老 | 艾老艾老,汉字词语,读音是àilǎo,指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头发像艾一样变得灰白,故称。基本解释对五十岁以上的人的称谓。辞典解释艾老àilǎoㄞˋㄌㄠˇ五十岁以上的人。汉.桓宽《盐铁论.未通》:「五 |
白艾 | 白艾[báiài]⒈植物名。叶背有白毛,可入药。引证解释⒈植物名。叶背有白毛,可入药。引南朝梁江淹《尚书符》:“高山与深谷共湮,紫芝与白艾同灭。”唐杜牧《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帘前白艾惊春 |
艾气 | 艾气[àiqì]⒈谓如邓艾之口吃。⒉宋龙衮《江南野录》:“﹝韩熙载﹞性好谑浪,有投贽荒恶者,使妓炷艾熏之。俟来,嗅曰:'子之卷轴何多艾气也。'”艾,音近呆。后用为嘲人文字粗恶之典。引证解释⒈谓 |
養艾 | 养艾养艾是汉语词语,拼音为yǎngài,解释为奉养老人。基本解释奉养老人。网络解释养艾养艾是汉语词语,拼音为yǎngài,解释为奉养老人。 |
艾杀 | 艾杀[àishā]⒈斩割;芟除。引证解释⒈斩割;芟除。引《左传·昭公十六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
艾发衰容 | ⒈艾:灰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
懲艾 | 惩艾惩艾,词语。拼音:chéngyì释义:.亦作"惩乂"。亦作"惩刈"。1、.惩治。2.戒惧。3.谓吸取过去教训,以前失为戒。基本解释1.亦作"惩乂"。亦作"惩 |
艾萧 |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基本解释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
艾绶 | 艾绶[àishòu]⒈系印纽的绿色丝带。汉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引证解释⒈系印纽的绿色丝带。汉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引《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劒、佩刀、紫艾綬、玉 |
艾绒 | 艾绒艾绒是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干叶制成。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 |
艾纳 | 艾纳[àinà]⒈亦作“艾蒳”。⒉也称大艾。菊科。木质草本植物,叶互生,春末开花。我国产于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将其叶片蒸馏后所得艾粉,精炼成艾片(也称冰片或艾脑香),可供药用,有解热 |
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仅供学习,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6 联系QQ:8651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