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砖窑 | 砖窑砖窑是指由多个烧砖的窑洞和一个巨大出烟烟囱组成。在实际烧结过程中砖窑的温度在600—900度左右。基本解释砖窑zhuānyáo[brickkiln]将土坯烧制成砖瓦的窑一号砖窑辞典解 |
汝窑 | 汝窑[rǔyáo]⒈亦作“汝窑”。⒉北宋著名的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内,古代属汝州,故名。元佑初年曾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瓷器,与官窑、钧窑、哥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所产瓷器,胎骨深灰 |
輪窑 | 轮窑轮窑也称为环窑,是在公元1858年由德国人富里多利、霍夫曼(Holfmann)所设计的一种连续式窑炉,因此也称霍夫曼(Hoffman)窑,其外形为一椭圆型,其屋顶通常都做成八个角,与民间盛行之八卦 |
臧窑 | 臧窑臧窑——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镇烧制的官窑瓷器,因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680-1688);臧应选驻厂督造而得名器物款识多写刘伴阮(名源)监制。釉色以红为最著。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基本解释清康熙中期景德 |
碗窑 | 碗窑碗窑,汉语词汇,是一个村名。基本解释烧制瓷器的窑。网络解释碗窑碗窑,汉语词汇,是一个村名。 |
瓦窑 | 瓦窑[wǎyáo]⒈宋·范成大《梅根夹》诗:“日明渔浦网,风侧瓦窑烟。”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旧时对多生女不生男的妇女的讥称。因称生女为弄瓦,故云。引证解释⒈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引《三国志·魏志 |
成窑 | 成窑[chéngyáo]⒈见“成窑”。引证解释⒈亦作“成窑”。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以小件和五彩的最为名贵。参阅清谷应泰《博物要览》卷二。见“成窑”。引明沉德符《敝帚轩剩语·瓷器》:“ |
柴窑 | 柴窑[cháiyáo]⒈古代著名瓷窑之一。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传为五代周世宗柴荣指令建造,故名。当时称为御窑,到宋代始称柴窑。相传所烧瓷器,质地甚佳,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
磁州窑 | 磁州窑[cízhōuyáo]⒈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磁县漳河两岸的观台镇东艾村冶子村附近,古代属磁州,故名。引证解释⒈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磁县漳河两岸的观 |
瓷窑 | 瓷窑[cíyáo]⒈烧瓷器的窑。英achinawarekiln;引证解释⒈烧制瓷器的窑。引《宋史·食货志下八》:“﹝元丰五年﹞八月,置饶州景德镇瓷窰博易务。”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白瓷》:“真开 |
地窑 | 地窑[dìyáo]⒈地窖。引证解释⒈地窖。引叶圣陶《坐羊皮筏到雁滩》:“果子都藏在地窑里了。” |
弟窑 | 弟窑[dìyáo]⒈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南宋时有章姓兄弟二人在龙泉烧造瓷器,兄名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生二,所烧者称弟窑。所谓龙泉窑一般皆指弟窑.引证解释⒈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南宋时有章 |
定窑 | 定窑[dìngyáo]⒈古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燕山村。古代属定州,因名。唐时已烧白瓷,至宋代而著名。后亦用以称定窑所烧制的瓷器。引证解释⒈古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曲阳 |
窑台 | |
窑烟 | |
窑课 | |
窑务 | |
窑户 | |
窑箄 | |
窑花子 | |
窑器 | |
窑人 | |
窑子 | |
窑调 | |
窑口 | |
窑灶 | |
窑神 | |
窑门 | |
窑头土坯 | |
窑姐 |
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仅供学习,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6 联系QQ:8651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