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銅觜 | 铜觜宋孔平仲《孔氏谈苑·鹭鸶》:“京师夏间竞养铜觜,至九月多死。”《宣和画谱·黄居采》:“桃竹铜觜图一。”《宣和画谱·赵昌》:“芙蓉铜觜图一。”基本解释鹭鸶的别名。嘴硬而尖。网络解释铜觜宋孔平仲《孔氏 |
銅盆撞了鐵掃帚 | 辞典解释铜盆撞了铁扫帚tóngpénzhuàngletiěsàozhǒu铜、铁皆硬,互相碰撞,比喻二者都得不著好处。《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铜盆撞了铁扫帚,恶人自有恶人磨。」基本解释 |
銅芝 | 铜芝铜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óngzhī,出自《汉书·宣帝纪》。基本解释《汉书.宣帝纪》载﹐宣帝神爵元年﹐有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以为祥瑞。称铜芝。后世仿制为灯座。网络解释铜芝铜芝是一个汉语词语 |
銅汁 | 铜汁铜熔化后的液体唐韩偓《开河记》:“乃有数武夫拽叔谋,脱去衣,惟留犊鼻,缚铁柱上,欲以铜汁灌之。”基本解释铜熔化后的液体。网络解释铜汁铜熔化后的液体唐韩偓《开河记》:“乃有数武夫拽叔谋,脱去衣,惟留 |
銅盞 | 铜盏铜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tóngzhǎn,基本意思是铜制的杯盏。基本解释铜制的杯盏。网络解释铜盏铜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tóngzhǎn,基本意思是铜制的杯盏。 |
銅宅 | 铜宅tóngzháiㄊㄨㄙˊㄓㄞˊ铜宅用铜作部分建筑材料的宅舍。《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其有辄造寺舍者,皆依不承用诏书律,铜宅林苑,悉没入官。”基本解释用铜作部分建筑材料的宅舍。网络解释铜宅 |
銅元 | 铜元铜元俗称铜板,是清末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铜元是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铜元诞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我国钱币史上称谓“机制币”的开始。铜元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 |
銅穴 | 铜穴tóngxuéㄊㄨㄙˊㄒㄩㄝˊ铜穴采铜的坑穴。清孙枝蔚《老屋》诗之一:“故宫禾黍,苏台麋鹿,休言铜穴,何知金谷。”基本解释采铜的坑穴。网络解释铜穴tóngxuéㄊㄨㄙˊㄒㄩㄝˊ铜穴采铜的坑穴。清孙 |
銅臭熏天 | 【解释】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网络解释【解释】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
銅腥 | 铜腥tóngxīngㄊㄨㄙˊㄒㄧㄥ铜腥指铜的臭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水,水辄变绿作铜腥,鱼为之死。”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三代古铜竝无 |
溪州銅柱 | 溪州铜柱溪州铜柱位于湖南省永顺县。铜柱原立于湖南省永顺县野鸡坨下的酉水河岸,1971年因为修建凤滩水库而迁至距原址约10公里的王村花果山上,并建有保护亭对铜柱加以保护。基本解释五代十国时楚王马希范所立 |
銅駝草莽 | 【解释】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同“铜驼荆棘”。基本解释1.同"铜驼荆棘"。网络解释【解释】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同“铜驼荆棘”。 |
銅駝市 | 铜驼市tóngtuóshìㄊㄨㄙˊㄊㄨㄛˊㄕㄧˋ铜驼市(铜驼市)借指洛阳。唐李端《妾薄命》诗之二:“玉垒城边争走马,铜驼市里共乘舟。”基本解释借指洛阳。网络解释铜驼市tóngtuóshìㄊㄨㄙˊㄊㄨㄛ |
燧銅鏡 | 燧铜镜suìtóngjìngㄙㄨㄟˋㄊㄨㄙˊㄐㄧㄥˋ燧铜镜(燧铜镜)青铜凹面镜。古代用以聚集日光而取火。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燧铜镜》:“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与艾承之,则火出矣。 |
銅雀臺 | 铜雀台《铜雀台》是赵林山执导的电影,由周润发、刘亦菲、苏有朋、玉木宏、邱心志、伊能静等领衔主演。该片讲述曹操权倾一朝,而皇室、大臣等人则各怀鬼胎,皆欲“杀死曹操”,施展各种阴谋,上演一场三国乱世的权力 |
銅器 | 铜器铜器,青铜器的简称,也泛称各种铜器。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青 |
牝銅 | 牝铜牝铜,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炼铜,以水灌铜,其凹陷者为牝铜。基本解释1.古代炼铜,以水灌铜,其凹陷者为牝铜。参见"牡铜"。网络解释牝铜牝铜,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炼铜,以水灌铜,其凹陷者为牝铜。 |
銅槃 | 见“铜盘”。基本解释见“铜盘”。 |
銅琶鐵板 | 【解释】铜琶、铁板:两种伴奏乐器。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唱。形容气慨豪迈,音调高亢的文辞。【出处】宋·俞文豹《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 |
銅猊 | 铜猊铜猊,是汉语词汇,出自宋陆游《春起日睡》。基本解释铜制的狻猊形的香炉。网络解释铜猊铜猊,是汉语词汇,出自宋陆游《春起日睡》。 |
銅駝陌 | 铜驼陌铜驼陌是隋唐东都城东城区内的一个里坊。它南襟洛水,西傍漫河,北边隔一个里坊就是东都内三大热闹市场之一的北市。基本解释1.即铜驼街。2.常借指繁华﹑游乐之区。辞典解释铜驼陌tóngtuómòㄊㄨㄥ |
銅蠡 | 铜蠡即“铺首”。衔门环的铜制螺形底座。相传春秋时,公输班见水中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遂象之立于门户。基本解释1.铜制的螺形铺首。2.一种铜制号角。网络解释铜蠡即“铺首”。衔门环的铜制螺形底座。相传春秋 |
銅筋鐵肋 | 【解释】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同“铜筋铁骨”。基本解释见"铜筋铁骨"。辞典解释铜筋铁肋tóngjīntiělèㄊㄨㄥˊㄐㄧㄣㄊㄧㄝˇㄌㄜˋ筋骨如铜铁所制。比喻身强体壮。明.宋濂〈秦士录 |
銅柯 | 铜柯铜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óngkē,是指刚劲、苍郁的树枝。基本解释刚劲﹑苍郁的树枝。网络解释铜柯铜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óngkē,是指刚劲、苍郁的树枝。 |
銅竟 | 见"铜镜"。基本解释见"铜镜"。 |
銅角 | 铜角(民族乐器)铜角,又称吹金,是古代少数民族和汉族唇振气鸣乐器。铜角是乐器“角”中的一种,另外还有牛角、竹角等乐器。原为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乐器,它在古代流行地域广泛,是中国北部、西北部各族人民常用的民 |
銅婚 | 铜婚铜婚指的是夫妻结婚七周年,也代指结婚七周年的夫妻。基本解释铜婚tónghūn[copperwedding]结婚七周年纪念辞典解释铜婚tónghūnㄊㄨㄥˊㄏㄨㄣ结婚七周年,西洋俗称为 |
吼生銅 | 吼生铜谓剑鸣。宋梅尧臣《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之一:“胸怀如宝匣,夜夜吼生铜。”基本解释谓剑鸣。语出唐李贺《开愁歌》:"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网络解释吼生铜谓剑鸣。宋梅尧臣《依韵 |
銅荷 | 铜荷铜荷,是铜制的呈荷叶状的烛台。北周庾信《对烛赋》基本解释1.铜制的呈荷叶状的烛台。2.古代铜制的计时仪器上的荷叶状容器。网络解释铜荷铜荷,是铜制的呈荷叶状的烛台。北周庾信《对烛赋》 |
銅管樂器 | 辞典解释铜管乐器tóngguǎnyuèqì铜制的管乐器。包括短号、小号、法国号、伸缩号、低音号等吹奏乐器。英语brassinstruments德语Blechblasinstrument(Mus)基本 |
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仅供学习,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6 联系QQ:8651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