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姚黃魏紫 | 【解释】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出处】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基 |
魏姚 | 魏姚魏姚,拼音wèiyáo,牡丹花的两个名贵品种。基本解释见"魏紫姚黄"。网络解释魏姚魏姚,拼音wèiyáo,牡丹花的两个名贵品种。 |
魏瓠 | 魏瓠魏瓠拼音是wèihù,释义是喻大而无用之物。基本解释见"魏王瓠"。网络解释魏瓠魏瓠拼音是wèihù,释义是喻大而无用之物。 |
魏妃 | 魏妃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个儿子朱瞻垍之妃,葬于梁庄王墓。基本解释即魏紫。语本宋丘璇《牡丹荣辱志》:"魏红为妃。"网络解释魏妃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个儿子朱瞻垍之妃,葬于梁庄王墓。 |
心在魏闕 | 【解释】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出处】《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基本解释《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 |
魏家 | 1.见"魏家品"。基本解释1.见"魏家品"。 |
魏王池 | 魏王池魏王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èiwángchí,是指池名。为唐时名胜之一。基本解释池名。为唐时名胜之一。网络解释魏王池魏王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èiwángchí,是指池名。为唐时名胜之一 |
西魏 | 基本解释网络解释 |
荊魏 | 荆魏荆魏,读音为jīnɡwè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战国时楚国与魏国的并称。基本解释战国时楚国与魏国的并称。网络解释荆魏荆魏,读音为jīnɡwè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战国时楚国与魏国的并称。 |
魏观 | 魏观魏观,字杞山,武昌蒲圻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聘其为国子监助教,后任浙东提刑、按察司佥事、两淮转运使。明洪武元年(1368)为太子讲书,兼为诸王讲经。洪武三年升太常卿、翰林侍读学士、 |
魏公掃 | 魏公扫魏公扫是汉语词汇,拼音是wèigōngsǎo,指西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齐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基本解释见"魏勃扫门"。网络解释魏公扫魏公扫是汉语词汇 |
魏石經 | 魏石经《魏石经》是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石刻的儒家经典。基本解释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石刻的儒家经典。字为古文﹑篆﹑隶三体,又称"三体石经"。参阅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经说》﹑清顾炎武《石经考》﹑王国维《观堂集 |
魏良輔 | 辞典解释魏良辅wèiliángfǔ人名。(西元1522~1572),明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精音律,喉能转音,自制水磨腔,其音高于宋之燕乐,遂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邑人梁辰鱼作《浣纱记》付之,是 |
魏晉南北朝 | 辞典解释魏晋南北朝wèijìnnánběicháo曹魏、晋朝、南朝、北朝的统称。英语Wei,JinandNorth-Southdynasties,generictermforhistoricperio |
心存魏闕 | 辞典解释心存魏阙xīncúnwèiquè不论处身何地,仍关心国家。参见「心在魏阙」条。如:「他虽已移民多年,仍心存魏阙,令人尊敬。」基本解释辞典解释心存魏阙xīncúnwèiquèㄒㄧㄣㄘㄨㄣˊㄨㄟˋ |
魏文手巾 | 魏文手巾《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彊识,才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博物志》曰:「 |
魏無忌 | 辞典解释魏无忌wèiwújì人名。(?~西元前243)战国时魏昭王的幼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天性仁厚,好养士,有贤名,曾用侯嬴计,却秦救赵;秦伐魏时,率领五国兵归救魏,大破秦兵,声名威振天下。后被谗 |
魏車委照 | 魏车委照魏车委照是一个典故,出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比喻珍惜人才。基本解释典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 |
魏兩 | 魏两魏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èiliǎng,是指曹丕。基本解释魏太子。亦特指曹丕。两,贰;副。网络解释魏两魏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èiliǎng,是指曹丕。 |
姚黃魏品 | 【解释】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同“姚黄魏紫”。基本解释见“姚黄魏紫”。网络解释【解释】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同“姚黄魏紫”。 |
魏文侯 | 魏文侯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子。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 |
魏斯曼學說 | 辞典解释魏斯曼学说wèisīmànxuéshuō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所提出的遗传学说。主张遗传是由于种子细胞的继续,后天的性质不能遗传于后嗣。也称为「种质连续学说」。基本解释辞典解释魏斯曼学说wèisī |
魏道武帝 | 辞典解释魏道武帝wèidàowǔdì帝号。姓拓跋,名珪,武功颇盛,建立北魏。使鲜卑人分地定居、从事耕种,并任用汉人。晚年行苛政,为次子绍所杀,谥道武,庙号太祖。基本解释辞典解释魏道武帝wèidàowǔ |
魏郑 | 魏郑wèizhèng魏郑(魏郑)指唐魏徵。魏徵封郑国公,故称。元耶律楚材《读唐诗有感复继张敏之韵》:“主上贞观圣,官僚魏郑良。”基本解释指唐魏征。魏征封郑国公,故称。网络解释魏郑wèizhèngㄨㄟˋ |
魏王瓠 | 魏王瓠魏王瓠,喻大而无用之物。出自《庄子·逍遥游》。基本解释喻大而无用之物。语本《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 |
魏孝文帝 | 辞典解释魏孝文帝wèixiàowéndì帝号。指北魏孝文帝。参见「北魏孝文帝」条。基本解释辞典解释魏孝文帝wèixiàowéndìㄨㄟˋㄒㄧㄠˋㄨㄣˊㄉㄧˋ帝号。指北魏孝文帝。参见「北魏孝文帝」条。 |
魏家品 | 魏家品魏家品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èijiāpǐn,意思是即魏紫。基本解释即魏紫。网络解释魏家品魏家品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èijiāpǐn,意思是即魏紫。 |
冉魏 | 冉魏冉魏(350年—352年):十六国时期汉人冉闵所建政权。350年,冉闵趁后赵政局混乱之时杀死后赵君主石鉴,夺取后赵政权并称帝,定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国号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被前燕君主慕容 |
魏勃掃門 | 魏勃扫门魏勃扫门,出自典故:西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齐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基本解释西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齐相舍人门外扫地, |
圍魏救趙 |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示例】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 |
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仅供学习,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6 联系QQ:8651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