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fāngwàirén||注音|ㄈㄤㄨㄞˋㄖㄣˊ||解释|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用法|作主语、宾语;指
意思解释:拼音|fāngwàizhīshì||注音|ㄈㄤㄨㄞˋㄓㄕˋ||解释|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出处|《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用法|作宾语;指僧道。||感情|方外之士是中性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方外人[fāngwàirén]⒈不涉尘世或不拘世俗礼法的人。多指僧、道、隐者。引证解释⒈不涉尘世或不拘世俗礼法的人。多指僧、道、隐者。引宋李颀《古今诗话·诗瓢》:“唐末蜀州有唐求,放旷踈逸,方外人也。”明方孝孺《失砚叹》诗:“少时得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⒈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国语辞典方外之士[fāngwàizhīshì]⒈称僧道等出家人。也作「方外之人」、「方外人」。引《晋书·卷四九·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仅供学习,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6 联系QQ:8651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