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查 > 古诗词 > 袁枚

袁枚的诗词(30首)

袁枚的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清代: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 清代:袁枚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 清代: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 清代: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 清代:袁枚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 清代: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 清代: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 清代: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 清代:袁枚
    妾自梦香闺,忘郎在远道。
    不惯别离情,回身向空抱。
  • 清代:袁枚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 清代: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 清代:袁枚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
    悲哉陈与窦,谋疎功不成。
    其时凉州反,有人颁孝经;
    意欲口打贼,贼闻笑不胜。
    虽无补国家,尚未远人情。
    一变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学主静,人死不闻声。
    魏公败符离,自夸心学精,杀人三十万,於心不曾惊。
    似此称理学,何处托生灵。
    呜呼孔与孟,九泉涕沾缨。
  • 清代:袁枚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 清代: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 清代:袁枚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 清代:袁枚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 清代:袁枚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 清代: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
    因其姓也。
    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
    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
    茨墙剪园,易檐改途。
    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 清代: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诗词主题

少妇桃花劝学咏柳清明节海棠蝴蝶梨花杜鹃螃蟹牧童河豚燕子江南杏花端午柳絮松树落第西湖除夕遗憾祭祀夕阳矛盾故乡荷叶瀑布日出道士黄昏待客

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仅供学习,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6 联系QQ:8651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