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查 > 口辩的意思
kǒu biàn

口辩


拼音kǒu biàn
注音ㄎㄡˇ ㄅ一ㄢˋ
繁体口辯

词语解释

口辩[ kǒu biàn ]

⒈ 亦作“口辨”。

⒉ 能言善辩之才。

⒊ 口才好;巧言善辩。

⒋ 指争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口辨”。

⒉ 能言善辩之才。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 有女 陵,慧,有口辩。”
《隋书·陆爽传》:“朝廷以其博学,有口辩, 陈 人至境,常令迎劳。”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赞寧 者,颇知书,有口辩。”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此人甚有口辨,可以遣之。”

⒊ 口才好;巧言善辩。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口辩而不好谈对。”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辩。”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在 洛阳 者, 秦、厉、代 以口辩显 战国 世。”

⒋ 指争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儿》:“无耻婢尚口辩耶!”

国语辞典

口辩[ kǒu biàn ]

⒈ 能言善辩的口才。

《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辩。」
《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相关词语

按词性查词:
拟声词代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量词介词连词数量词数词助词疑问词
按结构查词:
AA式ABCC式AABB式AABC式ABB式ABAC式AAB式ABCB式ABBC式ABAB式ABCA式A里AB式
按首拼查词:
ABCDEFGHJKLMNOPQRSTWXYZ

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仅供学习,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6 联系QQ:86516977